時間:2024-05-28 09:09
大
中
小
來源: 沁縣融媒
隨著沁房兩地對口協作的深入推進,我縣教育領域也與房山區打造了雙向賦能、雙向奔赴的對口合作長效機制,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注入強勁動力。
《教育對口合作協議》簽署后,兩地通過學校和幼兒園“手拉手”結對、教師跟崗培訓、人才培養、學科共建、互聯網智慧教育等合作途徑,共享優質教育資源,提升兩地教育質量,助力革命老區教育發展。
共識已經形成,行動正迅速展開。5月20日至22日,縣實驗中學組織教師骨干,赴中國農業大學附屬中學和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開展學習交流活動。
“引進來,走出去”。外出學習是吸收,交流實踐是升華。學習期間,大家聆聽了不同校區的辦學特色報告,學習參觀了各園區的校園文化和校容校貌,認真參與各項實踐學習,“浸入式”體驗,多看、多聽、多思、多悟、多記,帶著問題和思考去學,汲取先進經驗與做法,明晰短板不足,真正將北京教育的先進理念、典型做法學深弄懂悟透并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,全力以赴確保學習質量,不斷提升自身管理和教育教學能力。
北京十二中金帆民樂團的“九秩風華、美育浸潤”專場音樂會,讓大家驚嘆不已;農大附中采用個人競聘述職與量化考核相結合的理念,讓大家感同身受;北京市十二中科豐校區心理健康教育,讓大家深受啟發;堅持拔尖創新和因材施教的成功案例和顯著成果,讓大家耳目一新;堅持育分和育人結合,創新品質課堂的做法,引發大家深入思考。
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,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、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。近年來,我縣把培養高質量教師隊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,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,大力實施教師隊伍培優提能工程,培精育新、筑基提質、做優建強,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教書育人能力素養,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,助推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。
這是一次學思并進的能力提升之旅,也是一場篤行致遠的攜手共進之行。大家紛紛表示,此次學習參觀解放了思想、開闊了視野。下一步工作中,要學習借鑒北京教育好理念、好經驗、好做法,切實加以理解、消化、吸收,真正做到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使學習調研成為反思工作、改進工作的契機,成為彎道取直、實現跨越的動力??h實驗中學支部書記、校長彭志飛表示,組織外出學習考察,根本目的是借鑒他人的經驗和長處,看到自身發展的空間和潛力。要從中找到差距、增添動力、堅定信心,拿出具體舉措,重振實驗教育雄風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借助沁房合作的大平臺,學習借鑒先進的教育經驗,實現與首都教育無縫接軌,持續擦亮“耕讀傳家”名片,挺起“教育強縣”脊梁。北京先進的教育理念,獨特的育人模式,科學的教學方法也必將如一粒粒種子,乘著夏天的風撒播在沁州大地上,直至生根發芽,蓬勃生長。